贵州省苗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传推介>> 正文
三皇之首
《探考伏羲》之七
作者:石朝江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20-09-10 浏览量:1673

伏羲或伏羲时代,几乎就集中了上古时期所有的发明。伏羲氏因为功劳巨大,又被人们尊称为太昊。昊为天上之太阳,即带来光明之神圣,伟大之圣贤。众多中国史籍记载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尚书》:“古者伏牺氏之天下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帝国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都陈。”

《简易道德经》:“世物,唯日光明,世人,唯羲磊落。齐奉羲和天上之日,始之号昊。”《楚辞·大招》:伏羲“名声若日,明四海只。德誉配天,万民理只……雄雄赫赫,天德

明只。

《世经》:“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

《白虎通义·号篇》:“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拾遗记》:“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

《潜夫论》:“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昊。”

《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

《潜夫论·五德志》:“伏羲,世号太皞都于陈。”

《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作都于陈……帝崩葬于陈。”

《路史·太昊纪上》:“太昊伏羲氏,方牙,一曰苍牙,风姓,是为春皇,包羲,亦号天皇、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

 

从以上史籍资料可看出,伏羲氏继天而王,为百王之先,被尊为三皇之首。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明言:“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鲁迅曾评说:司马迁“终成《史记》一百三十篇,始于黄帝,中述陶唐,而至武帝获白麟止。”【1】东汉皇甫谧、班固等人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

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排出了三皇期的帝王世系,三皇首列伏羲,以伏羲为历史源头。

 

《帝王世记》:“太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罡,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记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琴……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十一年崩。

 

言伏羲“继天而王”、“画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 以龙记官,号曰龙师”等,功业卓勋。




班固《汉书·律历志》:“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汉书·古今人表》“上上圣人”一栏中,首列“太昊帝宓羲氏”,次列“炎帝神农氏”,再次列“黄帝轩辕氏”

《春秋元命苞》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伏羲为三皇之首。如前所引,唐代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更是列出了伏羲、女娲、神农三皇的历史功绩。可见,伏羲是中华民族的鼻祖,中华文明的肇始者。

 

《易系辞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释文》:“包,本就作庖。郑云:取也。孟、京作伏。牺,郑云:鸟兽全具曰牺。孟,京作戏,云伏,服也;戏,化也。”

《白虎通义·号篇》:“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拾遗记》:“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羲,亦谓伏羲,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羲。”

《白虎通义》引《含文嘉》:“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戏也。”

《礼记·月令疏》引《帝国世纪》:“取牺牲也供庖厨,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太昊庖牺氏,风性,有景龙之瑞,故以龙纪官。”

《汉书·律历志》载刘歆《世经》:“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

《拾遗记》:“以木德称王,故曰春皇,其明睿照于八区,是谓太昊。昊者,明也,位居东方,以含养蠢化,叶于木德,其音附角,号曰木皇。”

《左传》昭十七年:“郯子曰太嗥以龙纪。”

《荀子·正论》:“自太嗥燧人莫不有也。”

《吕氏春秋·十二纪》:“太嗥伏羲氏。”孔颖达《左传疏》云:“太嗥身号,伏羲代号。”

 

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

根据众多典籍记载中国的文明历史主要发源于伏羲氏时代。由于古代没有文字,先民事迹多赖后人一辈辈口耳相传,加之古今方俗之异,后来见诸文字,便出现同名异形现象。同一位伏羲,春秋战国以来的各种古籍中便有不同的写法伏羲、伏戏、包牺、庖牺、炮牺、伏牺、虙羲、虙戏、宓羲、宓戏等,均属音同音近相代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槫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

《拾遗记》:“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

《潜夫论》:“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昊。”

 

王大友通过帛书简述了伏羲女娲氏族的形成及历史贡献后说:“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明白羲氏继承并再创造的杆木纪历——以木得王天下——的传承系统和完善系统;明白羲氏族自羲女娲之后生存了数千年,是一个庞大的氏族群体;从而也就明白了羲氏族有许多不同的书写方式,正体现了羲氏族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他们的部族整体为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和所代表的氏族发展阶段。【2】

 

《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

《潜夫论·五德志》:“伏羲,世号太皞都于陈。”

《帝国世纪》:“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都陈。”

《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作都于陈……帝崩葬于陈。”

 

历史学家考证太皞之虚“都陈”,即今河南小城淮阳。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而且还葬在那里。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人们谒祖朝圣不止。伏羲遗墟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易道德经》:“世物,唯日光明,世人,唯羲磊落。齐奉羲和天上之日,始之号昊。”

《楚辞·大招》:伏羲“名声若日,明四海只。德誉配天,万民理只……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由于伏羲为人类社会文明立下了齐天功勋,人们称他为“太昊”,像日月那样光明无私,徳配天下,是中华民族赫赫有名的第一位人文始祖。

根据《通鉴纲目》等中国历史纪年表:伏羲时代为公元前4477年,黄帝时代为公元前2697—前2479年。中国史籍将伏羲被尊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有根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的。而司马迁《史记·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一句话,似乎也肯定了伏羲的功绩,或许由于历史久远,司马迁没有来得及考证伏羲氏,就以黄帝作为上古历史的开端,应该说《史记》只是记载了五帝本纪黄帝作为开端的历史,没有记载黄帝之前“三皇”的历史。

在黄帝的前面,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还有更长的历史。见诸于中国古籍文字记载的伏羲氏时代,应该是信史。我们不能像疑古派那样,抱着怀疑的眼光来对待中国先秦文献记录下来的历史。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后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

 

以上记载说明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上古”遗留在原地的各支才逐渐被鲁、齐、越等国吞并,融入华夏。也就是说,这时”遗留在原地的各支已不再以独立的实体存在,成了华夏族的“编户”,与华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华、的交融和合,东蒙人的祖先和首领太昊、少昊等也纳入到华夏的古帝序列中。




王大友在《三皇五帝时代》中考证说:“伏羲女娲以人事纪,再造人类,中国各族人民共认羲为人文初祖,共认羲为百王之先,据《河图》、《洛书》创八卦,为中华文明的泰一(太乙) 大帝,号羲,又托羲皇为人皇……羲时代是指羲氏和女娲氏作为氏族首领个人与氏族群体,所创造的舍饲、半牧半农的大山扶木圭表八卦纪年的上古文化时代。这个时代既包括伏羲氏、女娲氏的父母双亲系氏族群体,又包括伏羲氏、女娲氏氏族群体;既包括伏羲氏、女娲氏的同时代的接受并传播羲女娲文明的氏族群体,又包括伏羲氏女娲氏在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生活领域继承羲女娲文明的后世裔民;也包括接受并传播羲女娲文明的氏族裔民的文眀。【3】王大友先生道出了中华各民族共同敬奉伏羲、女娲为鼻祖的原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羲女娲不仅是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也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祖先。

从中国史籍记载及学人考证来看,伏羲太昊氏是上古“东蒙”人的酋长或首领,早于源自西部羌人的神农与黄帝。伏羲太昊氏能纳入了中华的古帝系列中,且系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这是古代部落战争导致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后起的华夏吸收早期“东蒙”文明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

【2】王大友:《三皇五帝时代》第100页,中国当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王大友:《三皇五帝时代》第90页,中国当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石朝江

我国资深的苗学研究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巡视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贵州省苗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等。

编辑:网站管理员【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三皇五帝
下一篇:苗族哲学思想论纲(一)
版权所有:贵州省苗学会 [www.gzsmxh.cn]
办公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北校区行政楼11-20室
网站投稿邮箱:gzsmxh1988@163.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8575号-1
技术支持: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