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省苗学会网站(www.gzsmxh.cn) 网站投稿邮箱:2114621977@qq.com
 
贵州省苗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究>> 正文
“东蒙”意义
《探考伏羲》二十四
作者:石朝江 编辑:张有桥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21-02-24 浏览量:1461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及时对我国古代历史部分内容进行完善,以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1】

此前,我们已经讨论了《东蒙由来》、《文明启步》、《学术瓶颈》,都是围绕着为什么要使用东蒙”这个名称来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专门谈谈东蒙”名称的深远意义

 

1、中国古史研究必须要走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怪圈

 

前面我们说了,徐旭生先生误流当成了源头,他的“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已经不可避免地为当代史学研究带来了困扰,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史学研究的瓶颈。不走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怪圈,苏秉琦教授倡导的重建中国古史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我是无意间涉足中国古史研究的。我的研究方向是苗学,即研究苗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并已经出版了《中国苗学》《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战争与苗族》《苗学通论》《苗学通论续论》等苗学专业著作。

我立志研究苗学即苗族,是因为受到大师们的启发。读大学时,我在图书馆无意间读到王桐龄的老版《中国民族史》,他说:“若照历史上观察,中国之民族,除了汉满蒙回藏以外,还有一位长兄,即是苗族。”后来,我又拜读到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他说:“古时黎(苗)族散处江湖间,先于吾族,不知几何年。其后吾族顺黄河流域而至,如此又不知几何年。至黄帝之时,生齿日繁,民族竞争之祸,乃不能不起,遂有炎帝、黄帝、蚩尤之战事,而中国文化,藉以开焉。

我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有缘份,年轻时对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殿堂是三进两出,曾经两次主动放弃仕途,最终选择研究苗族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下决心一生梳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我承认,我的前期研究,也是受到“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的影响的,曾经写过苗族源自伏羲东夷新考》等文章。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用“东夷”来解读苗族的历史不能自圆其说。伏羲太昊氏不能等同于“东夷”。中国史籍记载,伏羲太昊是7000年前居于东方的人们的首领,伏羲又被称太昊(太嗥),少(少嗥)是太昊(太嗥)的族裔,少昊氏(少嗥)衰落后,其内部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发展起来了。

蚩尤九黎与黄帝炎帝逐鹿中原,涿鹿大战,九黎惨败,蚩尤被擒杀。不仅伏羲太昊(太嗥)时代没有“东夷”的称呼,而且蚩尤九黎时代也没有“东夷”的称呼。伏羲太昊氏、昊氏、蚩尤九黎都是夏商周时被称为“东夷”的人们的祖先(也是夏商周时被称为“苗蛮”的人们的祖先。炎黄蚩尤时代都还没有产生“东夷”的称呼(也没有“苗蛮”的称呼,怎么能把蚩尤归于“东夷”呢?又怎么能把蚩尤之前的伏羲太昊(太嗥),少(少嗥)称为“东夷”呢?

更主要的,由于徐旭生先生把古代人们的群团出现的先后顺序弄颠倒了,误把晚出的源流当成了源头,他自己就理不清古代人们群团的关系。如前所述,他说:少昊既属于东夷集团,蚩尤就不能属于其他集团……从前人把他归于苗蛮集团,纯属误会。”从这段话看,徐旭生是知道少昊和蚩尤都同属于东方人们的群团的,但却不知道少昊、蚩尤与苗蛮集团的关系,或者知道,他把少昊、蚩尤与苗蛮集团的关系割裂开来了。

由于三大源头论把晚出的“华夏”、“东夷”、“苗蛮”当成了源头,理不清古代人们群团的关系就成为必然的了。而要深化中国古代史研究,响应苏秉琦教授倡导的重建中国古史,就必须要冲破三大源头论”的束缚和藩篱。

 

2、东蒙”名称使中国古史研究豁然贯通

 

前所述及,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曾明言:“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司马迁明确告诉后人,他只写“上起黄帝,至于麟止”的历史,之前还有伏羲作《易》八卦。

我们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在“华夏”之前还有炎黄西羌氐羌东夷“苗蛮”是同源的,之前也还有九黎、少昊、伏羲太昊。晚出的“华夏”东夷“苗蛮”是源流而不是源头。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目前可考的实际上就是两大源头,一是7000年前居住我国东部东方自称为“”的部落人群,二是6000年前居住我国西部西方的西羌或氐羌部落人群。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中国史籍记载东方“有人曰苗民” 

“有毛民之国“,有君子不死之国“。而史学家稽古,又多从伏羲太昊氏开始。翦伯赞、郑天挺即说:“君子国,不死国,相传是东方夷国。”【2】范文澜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嗥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嗥姓风。【3】  郭沫若也说:“太嗥,号伏羲氏……传说太嗥是风姓,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翦伯赞、郑天挺认为君子国是“东方夷国”,范文澜、郭沫若认为伏羲与太嗥是同一的,是居住在东方被称为“夷族”或“夷人”的祖先,而不是华夏族的祖先。他们所说的“东方夷国”、“东方夷族”、“东方夷人”,都是指向7000多年前的“伏羲太昊部族”,而不是指夏商周时才形成的“华夷五方格局”中的“东夷”。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夏商周被称为“东夷”和“苗蛮”的人们,他们是同源的,“东夷”是九黎集团未参战未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苗蛮”是九黎集团参战失败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东夷”和“苗蛮”都认蚩尤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为祖先。

而这些研究发现,如果沿用徐旭生“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源头论来解读,就怎么也解释不通。

正在我们感到困惑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读到了王献唐先生的著作,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考证了蒙(苗)人的来源,他说:“伏羲亦作伏牺……蒙阴一带,初皆蒙族聚处之所……所居之地名蒙,所处之山亦名蒙……伏羲后裔,周有密须四国,为东蒙主……知东蒙一带,固伏羲子孙旧壤也。伏羲之后,有东蒙氏……族以蒙名,所居之地,故以名蒙。蒙在东方,故言‘东蒙’,合地名氏名以证伏羲,知伏羲为蒙族。”【4】

我们还在苗青主编的《战争与西部苗族大迁徙》中发现,苗族代代相传下来,最早居住在浑水河和清水河流域的,是一个叫‘蒙’(hmongb)的大的部落部族。苗族自称为”,”苗“是他称。

翦伯赞、郑天挺的“东方夷国”,范文澜的东方夷族、郭沫若的东方夷人”,使我们看到,他们是不赞成将伏羲太昊时代称之为“东夷”的。苗族的蒙的部落部族”,王献唐的在东方,故言东蒙知伏羲为蒙族”,使我们茅塞顿开。用东蒙”来称呼伏羲太昊乃至少昊时代,东方古代部落人群的关系就明晰了。

古代居住我国东部平原的自称为”蒙“部落人群,历史上是分两路发展的:东蒙一九黎一苗蛮一苗族;东蒙一九黎一东夷一汉族。这样就能回答为什么蚩尤既属于“东夷”,又属于“苗蛮”,为什么“东夷”、“苗蛮”都认蚩尤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为祖先。

原来,苗蛮是东蒙九黎人参战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东夷”是东蒙九黎人未参战未南下的那一部人的后裔。大概在春秋战国前后,未南下被称为“东夷”的人们,全部地融入了华夏族。融入华夏族的这一部分人文化较高,他们将祖先蚩先氏、少昊氏、伏羲太昊氏的事迹,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了;参战南下的那一部人,一直处于迁徙逃亡的境地,一直没有稳定发展的机遇,但他们也把祖先伏羲太昊氏、蚩尤氏的故事,用口耳相传的形式,带向了四面八方。他们一代又一代,津津乐道地讲述伏羲与女娲的故事,蚩尤战神的故事,涿鹿大战的故事。他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与中国史籍记载是基本吻合的。

东蒙”,顾名思义,即上古时期居于我国东部东方的自称为“”的部落人群,该部落人群的首领是伏羲太昊氏。诚如杨娟、杨庆林等著的《中华民族通史论纲》考证说:“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万年至数万年,这个发展进程从未中断,炎帝、黄帝、蚩尤时代并非起点,向上溯还有很长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真正的中华民族起源阶段。当时(炎、黄、蚩尤时代之前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古人长期生活在华北平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尚处于未分裂的状态,我们将这些中华古人称为古苗人,将他们生活的那段历史时期称为古苗人时期……古苗人时期起始于古代伏羲时期……古苗人的栖息地是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就是后来的古华夏的区域。”【5】

我们认为,杨娟、杨庆林等的考察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的。古蒙人古苗人时期起始于古代伏羲太昊时期,当时他们尚处于未分裂的状态。古蒙人古苗人的栖息地是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就是后来的古华夏的区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载《求是》2020年第23期。

【2】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12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88-89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杨娟、杨庆林、敖尔美:《中华民族通史论纲》第35–3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



编辑:网站管理员【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蚩尤陵墓
下一篇:苗族家庭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www.gzsmxh.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贵州省苗学会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老校区六号教学楼211室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8575号-1
网站投稿邮箱:2114621977@qq.com
技术支持: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