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苗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传推介>> 正文
文明启步
《探考伏羲》二十二
作者:石朝江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21-02-02 浏览量:1320


众所周知,在人类发展史上,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我们绝不能低估了祖先的智慧。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根据考古发现,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生前曾提出要重建中国古史,他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1]

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可考的历史追溯到7000年?为什么要使用”东蒙“这个名称?为什么要将”东蒙“和”西羌“当作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可考的两大历史源头?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苏秉琦教授”上万年的文明启步“进行专门的解读和论证。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有一个相当长的成长时期。任何文明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传统的说法是五千年。这五千年的数字从何而来?是从司马迁《史记》以黄帝打败蚩尤为古史开端的旧说而来。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发现,东西南北中各地都有一些文明源头在万年以上的文化遗址。早在1997年,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在“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就提出:”中华民族史是万年史而非五千年史“。过去把中华文明定位为五千年,是立足于黄帝的历史是5000年。现在有了科学的方法论,又有了考古学的实物印证,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的历史,不应拘于前说。

苏秉琦教授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上万年的文明启步“?史式教授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史是万年史而非五千年史“?在这里,我们挑选介绍几处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用事实证明”上万年的文明启步“和”中华民族史是万年史而非五千年史“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结论。

 

1、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苏秉琦先生指出:“农业的出现就是文明的根,文明的起源。”[2] 农业起源或兴起,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让我们看看祖先们是怎样通过智慧一步步走上了农业之路的。

我国学界已经基本取得共识,即认为中国农业起源是两条线,一个是东南方稻种的农业起源,一个是西北方以小米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原始的水稻谷壳以及最原始的陶器。经科学测定,炭化的古稻谷壳和原始陶片距今1.2—1.4万年之间。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谷壳和陶片。玉蟾岩遗址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玉蟾岩的考古成果,于1998年3月17日至22日在日本京都市召开的“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后,得到了中国、日本、美国等国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玉蟾岩遗址

 

人类文明是一个递延的过程,水稻栽培与制造陶器是一个质的飞跃。玉蟾岩遗址出土了最原始的炭化了的古稻谷,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推进到了12000年前。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玉蟾岩遗址出土了最原始的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呈黑褐色的陶片,是中国乃至世界已知最早最原始的陶制品,距今至少也是12000年了。

 

2、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是我国“八五”期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经国内外考古专家的多次发掘,发现该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度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也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时,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万至7千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也是目前世界最早的原始制陶的发源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洞和吊桶环两遗址相距约800米,吊桶环遗址应为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出从旧石器末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上下两层地层堆积,据碳十四测定数据表明,上层大约距今9000—14000年;下层大约距今15000—20000年。这种完整的地层堆积,在我国已发现的诸多洞穴遗址中极为罕见。在上层堆积中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前栽培稻植硅石。这也是现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之一。


     

仙人洞遗址

 

特别是在仙人洞洞口还发掘出一个女性和两个孩子的遗骨化石,现在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陈列馆”,根据遗骨复原的“仙人洞人”头像。看样子是一位脸颊稍长的中年妇女,面貌、气质与今天的当地人颇为相似。

另据报道,江西万年县打造了一座天下第一陶博物馆,有 “天下第一陶”之称的直口圆底夹砂陶罐便收藏在该博物馆。该陶罐是用万年的仙人洞遗址出土的300多个小陶片拼凑复原的,距今有17000年的历史,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一件成型陶器。它的原型目前在国家博物馆的第一展厅的第一展柜陈列。

 

3、河南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 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2001年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据测定,贾湖文化存在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至7800年。

 

贾湖遗址

 

从1983年至2001年,经过7次发掘,贾湖遗址共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清理房基53座,陶窑13座,灰坑336座,墓葬445座,瓮棺葬32座,出土文物4700多件,发现有反映稻作农业起源的大量炭化稻粒、豆粒等植物种子,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以及各类鱼、鳖、龟、鹿、猪、狗等动物骨骼。

发掘出具有文字性质的甲骨契刻符号。一批具有文字性质的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甲骨契刻符号,把我国的文字史推进到八、九千年。2003年4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而贾湖甲骨的年代却距今8000年以上。

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材料。发现9000年前贾湖人已开始酿酒,其成份主要是稻米、山楂、蜂蜜、葡萄等。

特别是发掘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可演奏乐器—骨笛。发现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并出现了平均律和纯律的萌芽。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而且还演奏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把我国的音乐史推进到八、九千年。

 

4、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的重要发现:

一是耜耕农业。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

二是干栏建筑。遗址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物,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干栏式的建筑址表明当时的河姆渡人已经处于定居,其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三是陶器、骨器、木器。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口、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

四是纺织、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尽管没有发现船的遗迹,但是,在遗址中出土了一只微型陶制独木舟模型和大量水生动植物和海洋鱼类遗骸。这些都证明古河姆渡人已经能够制造船只,已经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

五是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在众多艺术品中,尤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其中就有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蝶形器。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双鸟朝阳”象牙雕刻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成为河姆渡的标志之一。

六是髹漆技术。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其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显光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以河姆渡遗址发掘实物为图案的邮票

 

 

5、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其文化遗址坐落在仰韶村南边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土层堆积存度2一4米。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中国和美、英、日等国的考古专家进行国际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不仅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也证明了我国东南稻西北粟的农业起源。


 

 

仰韶文化遗址共经过三次有计划的发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于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用于狩猎的有石镞、弹丸、石饼等;用于纺织的有线坠、纺轮、骨针、骨锥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出土器中物有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纹饰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美的追求。特别是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独具的特征。

 

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一一王墓山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湖北的西北部,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东至河南东部,上下2000年,纵横数千里。

上述,我们列举了5处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实物印证,苏秉琦教授提出”上万年的文明启步“,史式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史是万年史而非五千年史“,是符合中国的历史发展实际的,是科学的结论。



[1]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编辑:网站管理员【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东蒙”由来
下一篇:民族与国家
版权所有:贵州省苗学会 [www.gzsmxh.cn]
办公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北校区行政楼11-20室
网站投稿邮箱:gzsmxh1988@163.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8575号-1
技术支持: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